【美院新闻】我院实验艺术工作室成功举办2023生态艺术主题展
2023年3月28日上午,由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主办、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综合绘画系实验艺术工作室承办的“实验艺术工作室2023年度生态艺术主题展”在mgm美高梅国际官方网站相思湖校区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二楼优空间美术馆拉开帷幕。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党委书记苏敬杰、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副院长文瑶、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副院长潘丽萍、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油画系教授李福岩、广西科学院科学与教育与传播中心罗杨博士以及“美境自然”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的老师们莅临开幕式现场。2019级、2020级实验艺术工作室全体同学及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其它各专业部分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开幕式由实验艺术工作室主任杨昊旻老师主持。
实验艺术工作室主任杨昊旻老师主持开幕式
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党委苏敬杰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展出了实验艺术工作室19级和20级学生制作的共17件作品。实验艺术工作室教师组评选出了三个特别奖项给与学习态度和作品效果优异的同学们以鼓励。他们分别是“最佳实验奖”获得者2019级覃筱凤同学;“最佳观念奖”获得者2020级张非昨同学;“最佳造型奖”获得者2020级黄威铭同学。由学院领导和广西科学院的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奖。
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党委苏敬杰书记为覃筱凤同学颁发“最佳实验奖”
广西科学院罗扬博士为黄威铭同学颁发“最佳造型奖”
美高梅mgm最新登录入口文瑶副院长为张非昨同学颁发“最佳观念奖”
展览现场 精彩回顾
广西科学院的罗扬博士和美境自然的老师团队在展览现场为工作室的同学们讲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趣闻
实验艺术工作室师生与“大树艺术节”、“403禾集”等文化品牌的老师们在展览现场交流座谈
实验艺术工作室师生与美术教育学院的教师团队在展览现场交流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鲸落》
作者:覃筱凤
作品形式:装置作品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作品从鲸的死亡过程出发,将鲸落现象进行艺术转化,试图表达无论生死轮回,大自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对人类生存的丰厚馈赠。自然鲸落在生物界中极为少见,一只鲸的自然死亡是其它海洋生物的盛宴,在鲸落的过程中,它毫无保留的将身体所有元素回馈深海,形成诗意的生命循环。然而随着更多的捕杀、垃圾污染等人类活动,导致鲸鱼数量的锐减,此次创作将自然界当中种子自然播撒的形式与鲸落进行置换,将数木蝴蝶、人面子等植物种子材料制作成鲸的形态,以诗意化的方式诠释大自然当中生命的延续和传播。
作品名称:《蜉蝣》
作者:张非昨
作品形式:影像投影、动画
作品材料:投影仪、原画纸张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来源于木论保护区内的一个长满蕨类植物的谷底。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谷底放空冥想的几分钟里,我感受到了这是来自亿万年前曾是海底带来的精神领域——处在幽静的谷底与蜉蝣生物生存的海底,此刻是一个平行时空交汇的浮游世界,我便思索如何将蜉蝣生物呈现在一个空间里。正好老师带领我们为木论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态美育课程,我从小学生绘画的珍稀动植物中获得灵感,这些动植物不再只是停滞于平面中,如蜉蝣生物拥有着浮动的力量,跳跃在纸上,游走于脑海与现实之间……在原画上打闹嬉戏的互动,赋予了生命力与鲜活力的跃动,呈现出木论保护区的生态链与实验艺术结合的趣味性。
作品名称:《珊瑚》
作者:邓佳欣
作品形式: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作品是对塑料海洋污染现象的反讽,人类丢弃的垃圾受洋流作用,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塑料漩涡”,这片“塑料漩涡”就是“太平洋垃圾大陆”。长此以往海底的生物多样性形貌必然会遭受愈发严重的影响和损害。作品将一次性塑料手套与鼓风机组合,模仿成海底轻盈柔动的珊瑚质感,以“假”珊瑚荒诞的形貌和质感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类世”和地球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品名称:《扑翼》
作者:周祖游
作品形式:机械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来源于弄岗遍地飞行的鸟类、蝴蝶等那极具规律的扑翼飞行。这是一种独属于他们的运动美感。但由于许多鸟类与蝴蝶的扑翼状态都会有一定的频率 ,以至于很多的这种美妙瞬间往往都是一闪即过,而该作品欲以一种相对慢速的方式来呈现出这种运动状态。早先时候,我们通过计算在动物身上学会了飞行,如今,我们通过计算机模仿动物运动;曾经的曾经飞行的生命让我们拥有了飞行的机器,当下的今天我们让机器拥有了生命...
作品名称:《花樽与花》
作品类型:仿生生物&生态装置艺术
作者:黄威铭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自然与人文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木论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追寻着植物自然生长的独特灵韵,《花樽与花》以此为创作灵感,利用信息时代人工干预植物生长的重要媒材创造出一个微缩的植物生长模型,观众作为手摇发电机的操控者介入到植物生长环境的光热供给中,成为链条中的主导端。“人”“机器”“植物”等要素,去除了现实中的大部分环节,在微缩环境模型中直接进行无媒介形式的碰撞,意在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引发反思。“花樽”本是花朵茁壮生长的依托,将植物置于透明的玻璃缸中,通过手摇发电装置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计展示“花樽”的环境状态,在此,透明的“花樽”不再具有观赏功能和审美价值,而是成为追求效率的催化场所,引发对信息时代后人工高强度干预自然的反思。
作品名称:《角落》
作者:廖健松
作品形式: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在当今社会下,高效的效率带来了更新的效率,然而一栋建筑的使用还没有到达极限就已经被抛弃。它们曾经为我们形成了一个保护空间,在原来的尸体上建起新的高楼。作品《角落》使用建筑材料组合展现出一个破碎的空间,表达部分建筑曾经的破碎感。从而引起观者对当代建筑的更新和使用空间的思考。
作品名称:蛮生
作者:韦进凤
作品形式: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在木论保护区当地调研时发现当地居民常用来泡酒的一种形象奇特的植物叫拐枣。它的形貌是大自然物质千万年衍化的产物,这种不规则的怪异状态类似于电脑绘画中的某款笔触,极具艺术感,这使我大为感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作品以此为灵感,通过用树脂翻模的方式,把拐枣的外形翻成很多个零部件,通过艺术的手法组合构造成项链、手镯、戒指等首饰。首饰是表现美的一种媒介,通过这个方式传达大自然独特的美。
作品名称:《蔓》
作者:陆兆根
作品形式: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释:
广西亚热带森林中的绞杀现象是一道奇特的景观,藤本植物的种子通过鸟类的粪便或者被风刮到棕榈树、铁杉树等易于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气根植入被绞杀植物的底部从而开始野蛮生长,被其缠绕的树木逐渐丧失养分...作品使用输液管和有色液体来表现绞杀藤蔓和索取能量的状态,将有色液体注入到管子里,随着液体在输液管中的流动,会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交织缠绕的形状。作品展现植物世界中的残酷与美好之间的矛盾,虽然绞杀现象很残忍,但同时也展现了植物世界中的无尽生命力和生存竞争的本质,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
作品名称:《换个角度看看》
作者:张思思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形式:拼贴
作品材料:动植物图片、剪刀、胶水
尺寸:25cmx30cm、25cmx25cm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来源于木伦国家自然保护区中,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观察,以及与当地民众和护林员的交流过程里了解到:当地很多濒危保护动植物的样貌与习性。起初,在各具特色的动植物中,我注意到了它们的名称,通过筛选发现了一些植物的命名方式很有趣,比如:麒麟尾(植物叶子似麒麟的尾巴)、喙核桃(果实像鸟嘴的喙)、狗脊(似犬背)等,生动形象。而保护区如此之大,里面存在的植物很多人并不了解,那便可以带着科普的意图加上趣味性的表现方式给人们介绍,更方便人们记忆。因此选中了麒麟尾和喙核桃制作了三幅拼贴画。第一幅的人脸与身体都出自于当地,人脸、帽子(蝴蝶)与上方的麒麟尾形成了一种生态。第二幅的盘子所表达的是食用价值,盘子分为两部分,合在一起则是精心摆盘的料理,它们可以制作成给人类提供不同营养价值的物品,两双手代表城市和中间的吊桥表达我对人类城市化发展和自然保护区之间如何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展望。第三幅表达了我对于保护区社区饮用水净化问题的关注。
作品名称:《兜兰小子》
作者:周浩文
作品形式:装置
作品材料:超轻粘土、仿真兰花叶、铁线、502胶水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在对木论乡考察居住期间,发现当地大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家里老人看管,因没有受到合适的引导和关爱,很多孩子五六年级就开始有叛逆倾,也有小小年纪就辍学终日游荡......一种爱莫能助的惆怅在我心头久久萦绕。跟随教科人员深入当地自然保护区考察中,又了解到当地有一种特色一级保护植物——小叶兜兰,它生于石灰岩山丘荫蔽多石之地或岩隙中,花型长的很奇特,花朵像倒立的精灵一样。小叶兜兰和山间的孩子们,我看来是如此的契合:植物珍贵美艳、以一种顽强的姿态垂挂于危险沟壑之间;孩子天真烂漫、以一种戏虐的神态凝望着颠倒的世界。所以我创作了这件作品,在创作中我尽力还原小叶兜兰这种极美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不同象征孩子的神态表情,呼吁大家保护自然动植物、关注留守儿童。
作品名称:《光》
作者:莫海敏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形式:装置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主要来源于从保护区里面看到的一个枫香树的果实,根据其果实的外面长满绒毛、小尖刺用来保护果仁的外部特点,从而确定作品表层发散式的结构。选用苔藓是因为其具用较强的生命力,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植物根系则更为脆弱。用植物和电子灯光结合象征着自然界当中再微小的生命体都会散发出自己的能量,哪怕这股生物电流再渺小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作品名称:《音》
作者:韦锦慈、朱科霖
作品形式:山歌律动×touchdesigner
材料:山歌音频、touchdesigner程序、投影仪
指导老师:杨昊旻 银柳娜
作品阐释:
作品灵感来自于在毛南族自治县田野调查时所了解到的毛南族山歌内容,其中不乏歌颂大自然的段落,山歌与宏伟秀丽的峰丛地貌和内在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相互呼应。我们想要把山歌音频的律动与峰丛地貌相结合,制作以山歌的律动带动峰丛峰林的形成不同粒子的画面。我们尝试使用了Touchdesigner软件结合和绘画制作音画互动的工程和ae剪辑后达到变化的效果。观众可以一边聆听月琴当中吟唱的山歌同时观赏投影在对面玻璃上的动画影像。
作品名称:《倚》
作者:韦力自
作品形式:装置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述:
作品材料运用到了木桩、芯片两者相结合。主要表现出现当今社会中,科技“寄生”于人类生活的一种状态。“芯片”像藤蔓一样依附在木桩上,在远处观望似乎融为一体,走近一看,暂且区分两者,外在表现出两者材质上的碰撞,粗糙与金属光滑面的出入。芯片代表着新一代的科技,木桩代表着自然、人类。芯片镶嵌在木桩上反映着人类生活的发展渐渐出现了科技文化,与科技文化交融逐渐走向难以离弃的现象。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在慢慢被其他文化征服着。科技慢慢开始替代了生活中的许多物与事,由“寄生”走向“替生”。
作品名称:《植物》
作者:樊雨辰
作品形式:绘画
指导老师:杨昊昊 银柳娜 刘梦愚 仲跻峰
作品阐述:
该作品是基于木伦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而作。在木伦保护区的保护植物中我看到了很多可能性,这些稀有植物一次次打破我对植物的认知,于是激发了我对植物各种可能性的无限遐想,在遥远的以前,在未知的未来,或许出现过或许将要出现一些“新型植物”。为表达这一观念,我将了解到保护区已有的植物拆解再组合创造出一株珠全新的“植物”,这些“植物”可能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植物却不能被人们所认识到的,也有可能是一个未来会产生的植物,也可能是通过人类培养出的植物等等。创作时让作品不违和的同时会带入点奇幻的感觉带给观众们更多的想象,激发人们对当地自然保护植物的认识,保护及探索。
《植物的秘密》
作者:余美萍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形式:装置作品
作品材料:植物、木框、亚克力板、马赛克贴纸,灯光
尺寸:20×40
作品阐述:
通过对木伦当地居民的走访调查,发现当地人对该地保护区内的保护植物也不是很了解。结合当地调查情况,进而了解到不仅是当地人对植物不了解,就人类而言未知的植物也是非常多的,即使人类有记载和研究一些植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植物来说知之甚少,或许我们经常踩在脚下的一颗不起眼植物、习以为常的一颗植物、目前濒临灭绝的一颗植物、在未来可以拯救一场人类灾难......
这件装置作品选用合适的植物、放到特制的木框里面,然后通过贴纸和亚克力板组合起来营造出一个被打满马赛克的植物空间。马赛克早期是一种艺术性组合图像,有电子屏幕后马赛克可能是信息读取不全导致的画面,现在马赛克的含义更多是使画面模糊不清,让人看不了里面的内容。这种未知和不定性是我想要传达的观念,怀着未知和不定性去了解和发现它的价值,保护植物多样性。
作品名称:《傩表情》
作者:张倩
作品形式:动画
指导老师:杨昊旻 仲跻峰 刘梦愚 银柳娜
作品阐释:
作品灵感来源于在木论自然保护区考察当中,偶然看到一位老年人用扁担挑重物时的表情,那扭曲的面部表情很像当地毛南族傩面具当中一个名为“挑夫”形象。看似表情诡异夸张的面具其实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便收集和了解了更多关于广西毛南族师公面具相关的信息,发现每个面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非常的有意思,同时面具夸张的造型和配色极具艺术效果,但知道了解这些面具的人比较少。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傩面具,于是我们想到了用表情包这种简短有趣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傩面具。这次展示的作品是选用了广西毛南族师公面具中的挑夫、灵娘和灶王这三个比较典型的傩面具作为原型代表,分别展示挑夫挑物品压力很大展示出的面部扭曲表情变化(鸭梨大)、灵娘是掌管财运的,嘴巴不停地吐出金子(财神到)、灶王是保佑家里烟火,让生活(燥起来),这些都将用动画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广西毛南族师公面具。